「給我拜託一下啦!」議長林士昌昨天為了市府九十餘億捷運徵收款,特別以「密室會議」的方式召開政黨協商,會中當著副市長黃國榮等官員的面,希望讓預算「強渡關山」。

不過,因為捷運徵收款的預算茲事體大,而先前在委員會、聯審時,議員數度要求交通局提出市價徵收的標準及計算方法,昨天政黨協商,交通局仍然沒有交出任何資料,民進黨出席的曾朝榮、陳淑華、何文海等人不願背書,協商破裂的結果,是今天到大會二讀再戰。

不過,雖然藍、綠對預算存有歧見,無黨籍議員黃錫嘉要求「追究當初捷運徵收失效」的責任,則獲得藍綠議員的共識,雖然交通局長林良泰表示內部已有懲處的作法,但議員普遍認為要有具體的究責動作。

而昨天出席的國民黨議員包括楊正中、林汝洲等人,據悉在會中都為這筆預算說話,表示如果今年不通過這筆預算,明年徵收又要增加十餘億的成本。林士昌也在會中表示,為了不要再增加成本,議會應該通過這筆預算。

但綠營議員則質疑,先前要求交通局提供的所有資料,完全沒有交出來,這樣的預算如何通過?一位與會綠營議員就指出,政黨協商是合併後的台中市議會特有的傳統,但過去政黨協商時就應附有各筆預算在委員會及聯審時審查的資料,再逐一進行協商,昨天現場「連張紙都沒有」。

議員說,雖然新議長林士昌表示這是他就任議長後第一次拜託的預算,但民進黨議員也有職司監督預算之責,所以也沒人敢「隨便放水」。

由於昨天藍、綠議員看法不同,國民黨議員多數希望讓預算過關,其餘再議;但綠營則認為市府要有清楚的說明才能因應,最後協商破裂,今天市府仍然必須面臨大會的考驗。

【2013年7月30日上午9:01/自由時報/記者唐在馨/台中報導】

-------------------------------

《台中建築品質越新越糟?》不止議會有瀑布,市政大樓也漏水【自由時報】

市議會在蘇力颱風中變成「瀑布大樓」,民進黨議員黃國書表示,這棟大樓還曾獲得全球卓越建築獎,用不到半年就遇雨漏水,簡直是奇恥大辱;而議員謝志忠則批評不止新議政大樓,新市政大樓 也多處漏水,府、會建築品質,讓人質疑。

謝志忠、蔡雅玲昨天統計,新市政中心興建經費約四十二億,蘇力颱風漏水卅四處,議政大樓斥資廿六億,豐原陽明市政大樓只有五處漏水,他質疑為什麼「越新的越漏水」?

而議政大樓這次不過是一次颱風,就災情慘重,估計損失二千多萬元,市府將動支災害準備金支付;而市府將請第三公正單位進行災損鑑定,確定原因後再檢討相關責任。

黃國書則質疑,台中市議會的興建,分為建築設計、監造施工及維護管理,市府要第三單位來鑑定,未來訴訟至少二、三年,還不一定打贏,所以他斷言市府求償困難。他要求市府未來還有多項國際標的案子,有沒有類似水土不符的情況?

至於議員謝志忠詢問,其實不止議會漏水,市政大樓也有漏水的情況,市政大樓也花了很多錢興建,為何也會漏水?胡志強則說,新市政大樓 漏水並沒有影響上班,而且也沒有嚴重到像市議會要修補的情況。

【2013年7月30日上午6:11/自由時報/記者唐在馨/台中報導】

-------------------------------

中市議會風災「泡湯」,落葉害的【聯合報】

蘇力颱風期間,台中市議會淹水受損,財產損失2000多萬元,市府昨在議會提出專案報告,初步判定肇因為落水頭被落葉阻塞、雨水管淤砂未清;為求慎重,市府已委託第三方調查,依調查結果追究賠償責任。

有議員暗指,市府報告直指淹水問題出在管理維護問題,未來報告出爐後,若變成「市府」向「議會」求償的鬧劇,恐引發府會衝突。

蘇力颱風帶來大雨,台中市議會8樓議事廳、6樓首長辦公室淹水,議員砲聲隆隆,質疑議會大樓設計有問題;市府昨提出報告,淹水原因為14樓、8樓虹吸式落水頭被落葉阻塞,雨水排水管Y型過濾器淤沙阻塞,排水不及。

台中市議會表示,淹水財損約2000萬元,8樓議事廳地毯、電腦線路與影音設備毀損,6樓天花板裝修與多處會議室影音設備毀損。

建設局長沐桂新說,市府已邀台中市建築師公會、台中市土木技師公會協助調查,8月中旬可提出鑑定報告;如果設計不當,就向建築師求償,如果管理維護不當,就向管理單位求償。

議員黃國書說,議會大樓分成許多標案發包,從設計、主結構、裝修、機電分屬不同單位,施工界面太多,才會釀成問題,現在如何釐清責任?索賠恐怕有困難。

議員謝志忠說,新市政大樓 花費56億元,有34處漏水,議政大樓26億元,颱風天淹水,相較之下,舊縣府陽明大樓只有5處漏水,為何新大樓反而漏水更嚴重?要求追究責任。

【2013.07.30-03:59am/聯合報/記者洪敬浤/台中報導】

-------------------------------

議政大樓淹水鑑定報告八月中出爐,議員憂恐難索賠【中市新聞】

臺中市議會大樓因蘇力颱風受創,淹水災情嚴重,損失約兩千多萬,市府已邀請第三公正單位進行鑑定,今年八月將釐清責任歸屬並進行求償;但市議員黃國書懷疑,當年市府將工程發包給諸多不同單位,現在該如何釐清責任?索賠恐怕有困難。

黃議員指出,臺中市議會建築物採用國際競圖,得到「全球卓越建設獎」,但啟用才半年卻因一次颱風就嚴重漏水;目前初估損失約兩千多萬,他問市府建設局該如何求償?

建設局長沐桂新表示,市府已邀請臺中市建築師公會及臺中市土木技師公會等第三公正單位,協助鑑定這次積水、漏水的原因,預計約今年八月中旬後可釐清責任,屆時會據以向各相關單位求償。

黃議員則質疑,市府將監造、主結構、水電裝修等工程分別發包給不同營造商,他認為如此一旦發生問題,不僅維修困難,求償也是大問題,因為難以確定權責單位,沒想到才半年就被他說中。

「介面太多、索賠困難!」黃議員強調,就算第三方單位鑑定結果出來,被指應負責的單位難道就會乖乖賠償?可預見的是,市府將面臨長期訴訟,能否勝訴無法得知,能否拿到賠償也是未知數。

黃議員也懷疑,國外競圖是否有水土不服的問題?因國外建築師不了解當地氣候環境,一樣的建築在國外或許能抵擋暴風雪,在臺灣卻無法抵禦颱風;他指出,大樓原設計者韋伯及建築師劉培森,是否不知道這個設計無法承受這樣的水量?市府又要如何釐清責任?

市議員謝志忠則指出,市政大樓花費56億,有34處漏水,相較之下,興建已十幾年的陽明大樓卻只有5處漏水,議政大樓則是花費26億漏水一大堆,為何越新的大樓反而漏水越嚴重?市議員蔡雅玲、林汝洲、蕭隆澤、邱素貞等人也要求市府,務必要追究責任歸屬。

胡市長表示,漏水原因很多、現象也不同,市政大樓的漏水情況不像議會嚴重,並不影響上班,因此並未提報修補;至於議政大樓的災情,颱風過後建設局已立即呈報,目前還在檢討階段,八月份將可釐清責任。(7/29*15)

連絡人:臺中市政府建設局

連絡電話:04-22289111

【發布日期:2013-07-29/發布單位:臺中市政府新聞局】

arrow
arrow

    cresentmo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